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NHEK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培养技术要点

NHEK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培养技术要点

更新时间:2025-11-18点击次数:14
  NHEK 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培养技术要点:标准化操作与优化方案
 
  一、培养前核心准备
 
  细胞与试剂选型:优先选用低代次(P3-P5)NHEK 细胞,保证增殖活性;培养基需搭配专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,添加表皮生长因子(EGF)、胰岛素等成分,避免血清干扰细胞分化。
 
  耗材与环境灭菌:培养瓶 / 板需经胶原包被处理,增强细胞贴壁能力;所有耗材(移液管、离心管等)需无菌无酶,培养环境严格维持 37℃、5% CO₂、湿度 95% 的恒温恒湿条件。
 
  二、关键培养操作步骤
 
  复苏操作规范:从液氮中取出细胞冻存管,37℃水浴快速解冻(1-2 分钟),1000rpm 离心 5 分钟去除冻存液,加入预热培养基重悬后接种,接种密度控制在 5×10³-1×10⁴ cells/cm²。
 
  换液与传代时机:复苏后 24 小时首次换液,去除未贴壁细胞;后续每 2-3 天换液 1 次,当细胞融合度达 70%-80% 时及时传代,避免过度融合导致分化。
 
  传代操作细节:采用 0.25% 胰酶 - EDTA 消化液,37℃孵育 1-2 分钟,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变圆后,立即加入含中和剂的培养基终止消化,吹打时动作轻柔避免细胞损伤。
 
  三、常见问题与优化措施
 
  贴壁差问题:提前用 Ⅰ 型胶原或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表面,调整接种密度至适宜范围,确保培养基中生长因子浓度达标。
 
  分化过快问题:严格使用无血清专用培养基,避免培养环境中 CO₂浓度波动,传代时控制消化时间,减少细胞机械损伤。
 
  污染防控要点:操作全程无菌,培养基中可添加适量双抗(青霉素 - 链霉素);定期检测细胞形态,发现污染立即丢弃,避免交叉污染。